《易見》平臺聚合行業協會、知名文化、企業專家等權威資源的專業領袖意見,以城市發展、專題研究、政策解讀為研究方向,依托易居河北研究院房地產市場大數據和九易莊宸規劃設計行業技術經驗的優勢,致力于通過整合專家研究、項目咨詢及要素鏈接,構建前期一站式咨詢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貫穿整個項目周期的全方位立體化的咨詢服務,助推項目更好落地。
引言:為全面推進省會創新發展,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支持省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出:“二環內做‘減法’,二環外做‘乘法’”,“新建住宅容積率一律不超過2.0”。該實施方案旨在合理降低新建居住項目的開發強度,積極推進城市居住環境從粗放的高容積率向品質化低容積率城市空間轉變,以達到切實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容積率2.0——居住數量的“減法”與品質的“加法”
居住區容積率,是指居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值。一方面容積率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表示土地的開發強度;另一方面容積率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直接體現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不同數值的容積率對應不同的居住產品,高容積率意味著單位用地中更多的建筑面積、更高的建筑高度,更大的人口密度與相應更少的公共空間和更差的戶型舒適度。
容積率與建筑層數關系示意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石家莊的居住用地容積率大多控制在2.5及以下,但在早期,容積率卻始終居高不下,甚至“三年大變樣”時期更有大量容積率3.0以上的居住區建成。這雖在短期內緩解了居民住房需求量不足的現狀,但也以犧牲居住舒適度為代價,導致了城市中很多區域呈現出“量多質低”的問題。
容積率3.0以上的住區形態示意圖
此次居住用地容積率要求控制在2.0以內,這將在城市中創造出更多高品質居住區,有效改善城市的整體居住環境。
· 1 ·
城市主城區的改善型住宅
降低建筑高度
我們從自然中來到城市,又在摩登現代的高樓大廈中營造自然。
社會發展,產品迭代,但居住的核心依然是人。高樓擁覆的混凝土叢林令人們產生了居住焦慮,而與自然更為接近的小高層、多層洋房等產品則逐漸成為了人居理想的寄托。因此,在2.0容積率條件下,此類居住區可采用小高層+多層洋房的產品組合,減少樓棟的遮擋,呈現出視野更為開闊,舒展寬廣的建筑布局。同時,通過更低的居住密度、梯戶比與公攤率,可顯著提升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2.0容積率下小高層+洋房鳥瞰示意圖
2.0容積率下小高層示意圖
2.0容積率下洋房示意圖
· 2 ·
城市一般區域的剛需性住宅
增加景觀空間和戶型南向面寬
剛需性產品對于戶型面積和總價的控制較為嚴格,因此小高層產品成為了較合適的選擇。于此類住宅而言 ,容積率的降低,意味著釋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間,如更大的樓間距、更寬闊的活動空間等。在戶型設計上,則會創造出具有更大南向面寬、更為南北通透的產品。以此塑造采光和視野更為良好的居住空間,營造低密舒適生活。
石家莊融創城景觀分析圖
石家莊融創城89㎡南向三面寬戶型圖
在戶型中打造了更為寬闊的南向面寬
石家莊融創城99㎡邊戶戶型圖
戶型整體南北更加通透
· 3 ·
城市重點區域的高端住宅
提升戶型創新
超大南向面寬、更多功能房間、LDK豪華公區、270°景觀視野等戶型升級已經逐漸成為了改善型住宅的“標配”。而如今的戶型創新已經走入人居生態型的4.0時代,以下幾個案例將從都市院落、居住生命周期、墅級體驗等多方面講述戶型創新對于實現生態人居的探索。
· “空中院境”:大平層與6米挑高的“森林式”院子實現都市人的院落夢想。
龍湖攬境 “空中院境”九宮格推演示意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龍湖攬境 “空中院境”戶型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龍湖攬境 “空中院境”建筑立面示意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萬科無限系”:可根據業主的生活所需在15-20天完成戶型更換,滿足全生命周期的居住需求。
萬科“無限系” 165㎡ 創意三房戶型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萬科“無限系” 165㎡ 創意四房戶型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萬科“無限系” 165㎡ 創意雙鑰匙戶型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空中云墅”:6.3米的挑空公區,實現墅級空間的高端體驗。
康橋美廬灣234㎡空中云墅戶型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康橋美廬灣234平米空中云墅6.3米挑空客廳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居住品質的進階,此次容積率的降低也將為戶型創新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 結語 ·
合理控制容積率,為高強度、低舒適度的居住小區做“減法”,為居住產品提升、人居環境舒適度、戶型創新做“加法”,相信這即將推動省會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的居住環境品質,為城市品質的提升打好基礎。
文章來源:易居河北研究院、九易莊宸